top of page

您好:

我是宗霖,從大學期間,加入影視台社團後,開始第一次接觸HDV攝影機,DV帶,1394線過帶轉檔,開始學習用這台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攝影機紀錄影像,學習拍攝短片,理解何謂景別、分鏡的概念,第一次接觸非線性剪輯軟體是Premiere 2.0版本,如今已更新至cc2018版本了,當時在學習剪輯軟體時,只覺得好酷,原來這就叫做剪片,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愛上這項專業,幾乎每天都在想自己要拍什麼,跟同學一起討論,一起分工合作的完成每一支作品,系上的剪輯室都快變成我們的宿舍了,一直到現在,只要回想起大學時光,都能重新燃起對這行業的熱情與追求。

 

大學四年期間,我熱愛拍片、剪片,我開始接觸更多有關影像方面的工具軟體,我在大學四年期間,一直有打2~3份工作,我記得我沒想太多就自己去巨匠電腦報名了價值6~7萬的套課,剛好當時有學生方案,可以分期,就是因為一開始考慮不周,花了那麼多錢,我學了不少軟體,但真正精通的只有Photoshop,也考了個ACA證照,打此之後,我開始自學,自己找資源,買書、買視頻教程、聽講座等等的,都是為了想讓自己在技術這方面能更精湛。

 

就讀研究所期間,有進入一家傳播製作公司擔任剪輯一職,那是我第一次真正的接觸商業案子,老闆給我很多學習的空間,但也時常被私下談話,在電話中怒罵等等的,我當作在練EQ,也是告訴自己必須再努力才行,在公司完成第一部商業影片時,自己不知道有多開心,我也從那個時候,開始接觸AE、Final Cut Pro、Motion、還有控制台超酷的達芬奇調色軟體,也讓我對這行業、這專業產生更濃厚的興趣,我繼續絞盡腦汁的去探索其中的奧妙,學習學習學習,千方百計地想讓自己懂得更多,更全面,因為我認識到了影視後期的無限想像。

 

除此之外,研究所期間,也和幾位東華大學的學長姐們,成立了一個影像工作室,主要是希望透過影像及文字的紀錄來為原住民說出自己的故事,深刻的描述、完整的紀錄,蒐集所有關於台灣原住民族的大小事,關注原住民族議題,透過影像的傳播更能觸動人心,做這些事的目的,就是希望身為原住民的我們,能將台灣原住民族的聲音以影像的方式傳遞出去。在這兩年的過程中,我們到訪了許多部落,紀錄了不少珍貴的影像,也讓自己學到了許多,因為在當下,大家都是因為共同的目標努力,做中學,彼此交換意見,認識到了何謂議題設定,如何擬定訪問大綱,如何進行人物訪問,怎麼拍攝,怎麼剪輯,影像如何敘事,如何用文字來記錄等。

 

畢業退伍後,進入了中天電視台紀錄片部門工作,應徵的是剪輯師,但也做執行製作的工作,也就是什麼都要做,很感謝當時的總監給我很多信任,讓我能很快地跟另一位負責剪輯的前輩一起剪紀錄片,同時,也負責公司以外的商業案子。原本部門有需要拍攝時,會請電視台其他部門的攝影師來支援,總監知道我也會攝影、打燈光,慢慢地也很信任的交由我來拍攝,器材及片庫也都放心地交給我來管理。我記得雖然當時該部門都是使用Edius來剪輯,需要做特效時,會交由視覺中心來製作,當時自己的AE尚可,我就自己做了個歷史資料文件讓文件中的文字類似粒子發散的效果給總監看,得到了讚美,當時心裡想,要是我們部門我也可以來做特效、2D、3D、合成等等的能力,我們是不是就不用找其他部門來支援了,也就是從這個時候,我開始加強自己的AE特效與合成的能力,開始學習Cinema 4D這樣的3D軟體,以及其他常見的特效插件等,可惜的是,我們部門最終是被公司高層解散了,現實層面應該是做紀錄片太燒錢了。

 

不過我很感謝在中天的日子,前輩們都給我很多寶貴的意見,當我出錯時,給我的批評都讓我更加重視每個環節每個細節,怎麼把出錯率降至最低,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同事說過的一段話,猶記得,幾位同事私底下聚會最常聊的就是抱怨長官這個,抱怨長官那個,時常抱怨「不是開會的時候就討論過、決定過了嗎?為什麼總是又突然來個臨時交辦事項,那為什麼開會討論的時候不講好,之類的抱怨...」因為每每這樣的時候,大家總是手忙腳亂,手足無措,然後加班加班加班,但那位同事卻給了幾句至今受用無窮的幾句話,他說「少一點抱怨,抱怨只會使自己不開心而已,抱怨的時間也可以讓自己做更多的事,長官的要求,哪怕是各種各樣的臨時交辦事項,只要我努力想辦法地去達到長官的要求,從這過程中,就是寶貴的學習經驗,給自己的歷練,你才會得到長官的信任。」這些話讓我茅塞頓開,自此之後,我的EQ情緒控管越來越好了,也對我接下來的工作中,很有幫助。

 

就是有過去這些經驗,讓我在離開中天電視台之後,與一間代理節目的娛樂科技公司合作,能夠在剛開始接案來做的時候,通過幾次的磨合,耐心地修改,接受批評,從不拖延如期完成,才能慢慢地使對方達到信任,也才能夠願意和我長時間的合作配合,在這2~3年的時間,我一樣持續學習技術層面的技能,但也更加重視培養自己的發散性思維,因為工具是基礎,有想法、扎實的理論基礎,具備應有的觀念往往是更重要的,這也是自己到現在必須不斷去學習的,就比如,文案的東西,都必須去轉化成為視聽的語言重新解讀、思考,經過思考過後的處理,才能讓東西更好,讓畫面更有意義。再來就是,畫面的細節處理,運動節奏的把控,處理畫面平亂的能力,既不能過於平淡,也不能過於雜亂,畫面視覺中心、主次關係、色彩、動勢原則、明暗五調、八大對比等,這些在在都提醒自己必須更注重每個環節每個細節,我期許自己能夠勝任我所嚮往的工作,我也會努力的在工作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棒球場上有工具人,內外兼顧,我也希望充實自己,培養更多的能力,來為我的工作付出。感謝您耐心地看到這裡,我希望能用比較輕鬆的口吻訴諸文字,讓前輩能更快地認識我這個人,以及我的個人特質,謝謝您,辛苦了。

 

 

VIDEO STUDIO-POST

Unknown Track - Unknown Artist
00:0000:00
  • Facebook Round
  • Vimeo Round
  • line-icon02.png

© 2023 by REMI FILMS. Proudly created with Wix.com

bottom of page